2011年11月6日

人和園~老字號雲南菜


11 月好像大家都很忙,喬到最後好像只有今天晚上大家都有空,這次我們去吃『人和園』


『人和園』是臺北非常老字號的雲南菜館,大概已經有 50 年左右的歷史,老闆娘好像就是雲南人,但是她給我完全就是個生意人的感覺不太好。這次多數人是為了雲南著名的『竹蟲』而來,可惜現在竹蟲缺貨吃不到了。

『滇菜』(雲南菜)受到人文及地理影響很大,雖然不在中國八大菜系之內,卻是很獨特的一支。雲南位於中國西南部,北回歸線穿過省境南部,境內多山造成許多阻隔,形成許多少數民族。雲南北面是四川、西鄰緬甸、南接越南,所以『滇菜』主要融合了川菜、少數民族及東南亞國家的口味,沒什麼大魚大肉,倒是有酸酸甜甜辣辣的小菜。


蜜汁地蔘 188 元,我一到就看到桌上已經擺上這盤,大頭妹騙我們是竹蟲,但是我沒在怕的就吃了,後來才知道這是『地蔘』。我對人蔘沒啥研究,以高麗棒子的分類來說,『地蔘』是僅次於『天蔘』的高級品,所以我猜這盤不是假的地蔘就是跟高麗棒子的分類不同。

雞絲甜豆 368 元,甜豆就是豌豆莢中的豆子,要把甜豆一粒粒從豌豆莢剝出來還是有點費工夫的。這盤炒得香甜鮮嫩,好吃。

涼拌結頭菜 178 元結頭菜吃起來很像白蘿蔔的感覺,但是更脆一點,這道菜有點類似涼拌青木瓜絲的口感跟味道,只是沒有加辣味,很清爽的一道菜。

豇豆鑲百花 368 元,豇豆在台灣比較少見,以前我在大陸時比較常吃到,我覺得豇豆跟四季豆大概是表兄弟之類的關係,吃起來感覺有點像。這道菜是豇豆鑲魚漿蝦漿然後一起炒,不錯吃。

干煸香菇 208 元,香菇切成片狀干煸,又香又好吃,但是稍微太鹹了點,配啤酒應該很不錯。

干煸洋芋絲 188 元,感覺有點像是比較大的薯餅,不過干煸感覺比較香也比較不油。

乳扇 50 元 / 個『乳扇』是白族等滇西北各民族中吃的一種乾酪,用牛奶製成,乳白色,片狀,成卷,狀如摺扇,故得名乳扇。生吃、乾吃、油炸均可,是下酒的好菜,也可與雲腿等材料一起用於烹調,切碎後也加進三道茶中的第二道甜茶里飲用。

羊肉鍋 588 元,感覺就是一般的羊肉爐,但是羊肉沒什麼騷味。

鍋貼烏魚 50 元 / 個,這是標準的雲南菜,中國當代作家『汪曾祺』說:『一道昆明菜,不是以火腿為主料,但離開火腿卻不成的,是鍋貼烏魚。這是東月樓的名菜,以烏魚兩片(烏魚必活殺,魚片須旋批),中夾兼肥帶瘦的火腿一片,在平底鐺上,以文火烙成,不加任何別的作料。鮮嫩香美,不可名狀。』這裡說得烏魚不是台灣一般見到的烏魚,到底是什麼魚我也不知道,等我問問芒果大師再來公佈答案。但是『人和園』把烏魚換成了吐司,所以應該改名叫做鍋貼土司吧!可惜無法體會『鮮嫩香美,不可名狀』的美味了。

雲腿白菜芋頭 288 元,這道菜是我點的,主要是看上了『雲腿』,但是想不到讓我驚艷的是『芋頭』!雲腿就是『宣威火腿』,是雲南宣威市的特產。其由新鮮豬腿用鹽腌制晾曬而成。這個晾曬過程一般在 1-3 年,三年火腿尤佳。但三年之後的火腿因肉質乾而失去其美味。宣威火腿的獨特風味是由當地特殊的氣候特徵,地理特徵,食物結構等因素影響形成的。與金華火腿、如皋火腿並稱中國三大名腿。這道菜雲腿加的不多,味道不夠濃厚,但是平常不太吃芋頭的我卻發現這個芋頭鬆軟且綿密細緻,非常舒服的口感,我要對芋頭改觀了!

虎掌菌炒飯 188 元,雲南多山多森林,各種動植物相對就多,其中有名的就是菌菇類。『虎掌菌』是一種珍稀名貴的野生食用菌,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肉質細嫩,香味獨特,是十大名菌之一。在歷史上被視為中寶珍品,是向歷代王朝納貢的貢品之一。炒飯中黑色切絲的就是虎掌菌,可能是放太少了,沒感覺到啥特別味道。

汽鍋雞 1000 元『汽鍋雞』在清代乾隆年間就在滇南一帶流行,相傳是監安府(今建水縣)福德居廚師楊瀝發明的吃法。蒸汽鍋雞的餐具要用土陶汽鍋味道才正。汽鍋外形古樸,構造獨特,肚膛扁圓,正中立有一根空心管,蒸汽沿此管進入鍋膛,經過汽鍋蓋冷卻後變成水滴入鍋內,成為雞湯。兩三個小時後,肉粑骨離,便可食用,雞塊鮮嫩,湯汁甜美。

破酥肉包 20 元 / 個,據說這種包子起源於 1903 年,當年玉溪有個叫賴八的人在昆明開了間包子鋪。某日一位老者帶著小孫子去買包子,老者聞著包子很香,就拿了一個給小孫子吃,不料小孫子沒有接住,包子掉在地上,包子立刻就被摔得粉碎,特別是包子皮更是摔成了七八瓣。小孫子一見包子被摔得粉碎,就心痛得大哭起來。這時許多人圍過來觀看,都很驚奇這包子破酥得這麼厲害呀!從此這就叫做『破酥包』。破酥包的面皮應該是很多層的,但是『人和園』的破酥包吃起來沒啥層次的感覺,失敗。

我們一桌 9 個人,平均一人 670 元,價格不便宜,味道有水準但是沒啥驚艷,整體來說還 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