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又稱大年夜、歲除,是過年前的最後一天,由於農曆十二月多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稱為大年三十、年三十。
祭祖先、吃團年飯,放鞭炮等為一般常見的習俗。傳統上,在大年夜當天的中下午要在門邊貼上新的春聯。
團年飯又稱年夜飯,因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飯桌中間設置火鍋,因此也稱圍爐,北方人年夜飯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餃、魚、年糕、長年菜等。因為水餃狀似金元寶,有富貴之意;魚這道菜不能吃完,因為在漢語中「魚」和「餘」同音,有「年年有餘」的吉祥意思;年糕則有「年年高昇」之意;吃長年菜則有長壽的意涵。
華南則多有雞、燒肉、髮菜、蠔豉等,因為「髮菜蠔豉」與「發財好市」諧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飯必有魚,豐盛湯鍋。
資料來源:
WIKI 維基百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