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食地圖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SeanHo的美食地圖
2013年1月23日
黑貓包
連吃三家撐死我了,再來買些東西回家吧,走了好遠買『黑貓包』。
清朝末年,因為清朝政權垮台,朝中的一些大臣、官宦等,後來都流離各地。其中當然也包括滿足皇帝口腹的御膳坊,而『黑貓包』的始祖就是當時在宮廷頂頂大名的廚師,這位廚師後來來到台灣,以賣福州包為生,並且傳手藝給一位當時在新竹地區數一數二的美女,因為當時閩南人稱呼帥哥叫『黑狗兄』,而這位美女賣的福州包,也因為十分可口,於是漸漸的就有客人稱呼她為『黑貓嫂』,她所賣的福州包也順理成章的被叫做「黑貓包」。
黑貓包的製作方法是遵循古法,用的麵團是幾十年的老麵團,每天都要留下一塊作為第二天發酵麵粉用,所以當然跟市面上用發粉之類的化學發酵不同。因為每一天所留下來的麵團是有限的,所以每天黑貓包出爐的數量是有限的,因此常常供不應求。麵團至少得發酵總時數超過十二個小時,而且發酵完成之後還要把大麵團捏成小塊,一塊一塊搓揉直到裡面的空氣都跑出來為止。裡面包的餡,要用滷過的肥豬肉切丁,加上新鮮的豬肉,經過攪拌後,再放進冰箱冷藏,店裡所看到的黑貓包是站得高高的,不是像一般的包子一樣扁扁的,就是因為這種特殊處理餡的方式才使其有韌性,不容易扁掉。咬下剛出爐的黑貓包,你會覺得它的皮真是Q,一咬馬上肉香四溢。
晚上回家馬上蒸幾個吃吃看,麵皮口感不錯,但是分布不均有的地方很厚,咬下去滿嘴都是麵皮。裡面的餡料有滷過,味道還可以,但是稍微鹹了點,感覺也太油了。網路上看到有新竹本地人說,黑貓包比以前退步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