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 (26) 民以食為天 (252) 生活紀錄 (52) 宜蘭 (8) 書中自有顏如玉 (9) 真實笑話 (17) 強力推薦 (93) 敗家 (12) 喝到死為止 (36) (41) 新北 (14) 新竹 (4) 節日 (15) 節氣 (24) 遊山玩水 (13) 電腦相關 (39) 嘉義 (1) 彰化 (3) 臺中 (19) 臺北 (183) 臺南 (1) 導遊心得 (3) 影視 (51) 還不錯 (134) 轉載 (71) 雞肋 (89)

我的美食地圖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SeanHo的美食地圖

2011年2月17日

元宵節


『元宵節』,亦稱為上元節、小正月、元夕、小年或燈節,『元宵節』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象徵著春天的到來。明朝錢塘瞿佑《雙頭牡丹燈記》:「每歲元夕,於明州張燈五夜。傾城士女,皆得縱觀」。在這一天,人們要吃元宵,鬧燈會,猜燈謎,提燈籠,許多地方還有放天燈的習俗。一般來說,從農曆 12 月 24 日「送神」那天開始,一直到元月 15『元宵節』為止,都是春節的範圍,所以過完『元宵節』也表示春節結束。

據史籍記載,『元宵節』開始於二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相傳漢惠帝劉盈駕崩後,呂后一族控制了政權。呂后卒後,周勃、陳平等元老奮起剿平「諸呂之亂」,擁戴劉恆登基,是為漢文帝。文帝博採眾臣建議,精心治國,使漢朝再次強盛起來。因掃除諸呂恰值正月十五,所以在每年的這天晚上,文帝微服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在古代正月又稱為元月,稱夜為「宵」,正月十五又是一年的第一個月圓夜,所以,漢文帝就把它定為『元宵節』,又稱「元夜」或「元夕」。在漢武帝時聽從謬忌之說,對於太一神十分虔誠,在甘泉宮修建太一祠壇,無論是伐南越、得天馬,甚至冬至也要祭祀太一神,在正月十五日祭太一神最隆重,從黃昏開始,通宵達旦用盛大的燈火祭祀,加上夜晚常有流星經過祠壇之上,從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張燈結綵的習俗。

隋朝時,隋煬帝竭力在『元宵節』鋪張奢侈,揮金如土。大業六年曾調集民間藝人進城,在皇城外舉行盛大的百戲,從此一掃漢代敬神禮佛的節日觀念,而開元宵行樂之端

唐朝國力空前強大,元宵賞燈十分興盛,無論是京城或是鄉鎮,處處張掛彩燈,人們還製作巨大的燈輪、燈樹、燈柱等,滿城的火樹銀花,十分繁華熱鬧。唐太宗時「私塾」放年假至十五才開學,而當天由學生準備精巧燈籠,帶到私塾,由老師點燃,學生提著,象徵「前途光明」,稱為「開燈」。另外,民間興起了拔河比賽。拔河又稱牽鉤之戲,牽鉤之戲在唐代才有了拔河之名,並成為『元宵節』娛樂活動的一項主要內容。

宋朝燈節更加豐富多彩,元宵賞燈持續五天,燈的樣式繁複多樣,逛燈市更是一件十分賞心悅目的事情。詩人辛棄疾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說的就是宋朝燈節花燈無數,煙花如星雨。那時還興起了猜燈謎,這種娛樂益智的活動受到人們喜愛,廣為流傳。宋代皇帝不僅與民同樂看花燈,還形成了一定的禮俗,皇帝在『元宵節』,先到寺廟行香,再登御樓或東華門的東西角樓,與親近的臣子飲宴。北宋的皇帝愛欣賞花燈,大張燈火來粉飾太平,各地奢靡之風十分盛行;南宋官吏們不理政務,但對元宵燈火卻是「兢出新意,年異而歲不同」。更重要的是宋代興起了煙火,火藥在唐宋節目娛樂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不僅製成炮仗,而且製成煙火。

明朝的燈節持續的時間更長。自初八開始點燈,謂之「上節日」,初八夜謂之「上節暝」,宣告燈節的開始,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以顯示歌舞昇平,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

清朝則只有三天,但是燈火璀璨,燈也更加精緻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因為滿族原本居東北黑龍江一帶,氣候寒冷而冰多,因此有冰燈之俗,滿清入主中原後,冰燈也傳入中原。民間的娛樂活動也增添了大量的新內容,如舞龍、踩高蹺、跑旱船…等等。

除了吃元宵,鬧燈會,猜燈謎,提燈籠,各地還有不同有趣的習俗。

四川省開縣有「對罵」的習俗。在『元宵節』這天,人們搬一張板凳坐在戶外,平時討厭誰可以盡情地罵,對方也不可以還嘴。

福建省南部的習俗是兩個村子的小孩互相擲石子。據說如果不擲石子,村子裡就會發生瘟疫。

山東省莒縣的男女老少都要出遊,稱之為「走老貌」。他們認為每年走一回,可以永保青春。

廣東省文昌縣四川省威遠縣人們的習俗是「偷青」,即偷人家菜園裏的蔬菜,而且偷到了的人挨了罵是最吉利的,台灣也有類似習俗。臺灣民間迷信待嫁的姑娘要偷別人的蔥或蔬菜才能嫁到好丈夫,所以有「偷挽蔥,嫁好夫(台語)」、「偷挽菜,嫁好婿」的俗語。婦人若偷得別人餵豬的盆,而被人罵了,是生男孩的吉兆,若偷得別人得竹籬笆(台語得兒),也是得兒的吉兆。至於尚未娶妻的少男,也可以竊取他人牆角的老枯石,因為俗語也說「偷老枯,得好某」。不過現今這些古老的習俗已漸漸消失了。

拜東施娘(湖北稱迎紫姑,廈門稱祭娘娘),相傳東施與我國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是鄰居,西施貌美,東施貌醜,但都做得一手好針線。不幸,她在二十歲那年元宵夜因掉了一隻繡花鞋到廁所裡,在撿鞋時不幸溺斃,死後成為廁神。從此以後,想學好針線活的少女,便在元宵夜準備祭品(甜粿、糖果)與繡花鞋到廁所祭祀,祈求學好女紅。

『元宵節』除了花燈外,最盛行的活動就是猜燈謎。燈謎就是將謎語貼在燈上,讓人一面賞燈,一面猜謎。謎底多著眼於文字意義,如一個字,一句詩,一個物或一個名稱,由於燈謎都難以猜中,如同老虎難以被射中一樣,所以也稱為「燈虎」(也叫文虎)。燈謎是我國獨創的語文藝術,從春秋時代就有以接近迂迴且掩飾的句子做成「隱語」,到漢魏時才開始稱為「謎」(漢武帝時東方朔就善隱語,曾與武帝寵臣郭舍人說隱語於武帝前,深得武帝信任),南宋後才有人將謎語寫在燈上,在上元節讓人猜春燈謎,也有人引用猜謎有所謂「射覆」的方法,稱之為「射」燈謎。自此以後,每逢『元宵節』,全國各地都舉行燈謎活動。燈謎活動明清相延成襲,形式多樣,內容更加豐富。據《剪勝野聞》記載: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在上元夜微行觀燈,有一處燈謎畫了一個赤足大腳婦人,臉兒似馬長,懷抱一個大西瓜,沒人猜出是什麼意思。朱元璋一見大怒,因為他的馬皇后是淮西人,他幼年又當過和尚,他認為這「懷西瓜」是隱喻「淮西」,又用西瓜比喻光頭,於是第二天就下令大戮百姓,本為民間娛樂,卻不料無意之間,招來一場橫禍。到了清代,康熙、乾隆皇帝也喜歡猜謎語、作謎語。燈謎亦有各種不同的格式,製作燈謎者除了必須有巧心慧思外,亦必須通曉天文地理。臺灣的猜謎語起源於清朝林占梅先生在新竹所提倡,後來擔任巡撫的唐景崧又在台北、台南等地大力提倡,一時文人墨客群起響應,因此『元宵節』各地都有射燈謎晚會,吸引無數愛好者圍觀,只是近年來謎語的製作,已經缺乏古趣。

臺灣『元宵節』的民俗活動著名的有所謂的「北天燈、南蜂炮」,而號稱為北天燈的則是指台北縣平溪鄉的放天燈活動。天燈又稱孔明燈,為三國時代諸葛亮所發明,原用來傳遞訊號,後來漸漸演變成向上天祈福的民俗活動。放天燈的習俗,據傳是由福建惠安的移民傳入,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日據時代曾以此作為逃避日軍侵略的訊號,使這項活動別具歷史意義。天燈施放的原理與熱氣球相似,施放時點燃燈腳下的油料,待熱氣充滿紙袋後,天燈即冉冉上升。傳說天燈能將願望上達天神,所以施放者均以毛筆在白紙燈上書寫姓名、地址和祈求的心願,並燃放鞭炮助長天燈升高的氣勢。「放蜂炮」是台南縣鹽水鎮二百多年來,為春節的尾聲帶起另一個刺激狂熱高潮的特有民俗慶典。鹽水原名月津,清朝雍正年間,曾經是重要的商港,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的美譽,後因河道淤塞,使盛極一時的鹽水港成為歷史名詞。相傳在清光緒年間,鹽水一帶瘟疫肆虐,死傷無數,於是在農曆正月十三關聖帝君聖誕之日,迎出當地武廟中的關公神像繞境驅邪,民眾則在神轎所到之處大燃鞭炮以助神威,如此延續三天至『元宵節』才歇止,更在『元宵節』次日,猖獗了二十多年的瘟疫居然奇蹟般的消退了。從此以後,鹽水人為了感恩,便在元宵夜燃放煙火、鞭炮,久而久之,成為當地最負盛名的傳統盛典了。蜂炮又稱「蜂仔炮」,作法是先釘個木架模型(蜂仔炮城),再把一支支的沖天炮排放在模型上並加以固定,每支炮及煙火的引火點都接在同一條引線上,引燃後一支支的沖天炮拖著長長的光尾激射而出,夾雜著噓噓的聲響,如同成群的蜜蜂,這便是蜂炮名稱的由來,而每年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湧入鹽水鎮,來度過一個緊張又刺激的元宵夜。

資料來源:WIKI 維基百科成德國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