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是指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原意是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和避邪,又叫『臘八節』。在中國,有『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因相傳這一天是釋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並創立佛教的日,在佛教稱『法寶節』。
公元一世紀佛教傳入中國後,為祭祀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各寺院在這一天都要念經,煮粥敬佛,即『臘八粥』。『臘八粥』又名八寶粥,是由多種食材熬制的粥,來自天竺,唐代李福《臘八粥詩》:『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佛門在這天煮臘八粥供佛,並分送十方善信。因紀念佛陀食用牧羊女供養的米粥,恢復體力後,於十二月初八成道,因此『臘八粥』也稱『佛粥』,並希望享用臘八粥的民眾都能同沾佛陀成道的法喜,並蒙佛陀加持而福慧成長。
唐宋盛行臘八食粥的風俗,宋朝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著:『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隊念佛……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南宋周密《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另,吳自牧《夢梁錄》也說到:『十二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各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亦名佛粥。』
清代雍和宮的『臘八』盛典極為隆重。雍和宮內有一口直徑為 2 米,深 1.5 米的古銅大鍋,重約 4 噸,專用熬『臘八粥』。臘月初一起,皇宮總管內務府派司員把粥料和乾柴運到雍和宮。粥料品種繁多,有上等奶油、羊肉丁和五穀雜糧以及各種乾果等,到初五晚準備就緒,初六皇帝派大臣會同內務府總管大臣,率領三品以上官員及民夫到廟里監督稱糧、運柴。初七清晨,皇帝派來的監粥大臣下令生火,並一直監視到初八凌晨,粥全部熬好為止。這時皇帝派來的供粥大臣率領官員開始在佛前供粥,宮燈照耀、香煙裊裊、古樂齊鳴、眾喇嘛進殿念經,隨後把粥獻給宮廷,同時裝罐密封,用快馬送往承德行宮和全國各地。直到天亮以後舍粥完畢,盛典才告結束。據史料記載,每一鍋粥用小米 12 石,雜糧、乾果各 50 公斤,乾柴 5000 公斤,共熬 6 鍋。第一鍋供佛,第二鍋獻給皇帝及宮內,第三鍋給王公大臣和大喇嘛,第四鍋給文武官員和封在各省的大官吏,第五鍋分給雍和宮的眾喇嘛,第六鍋作為施捨。
清代民間百姓準備『臘八粥』祭祀祖先,分贈親友,以示祝福,又效彷彿門施粥送福,特地送給窮苦人家。舊時,臘月初八吃『臘八粥』,算是大家萬戶的習俗,甚至主人會爲家裡的雞狗餵上幾勺,花卉果樹枝幹上塗上幾口,認為這樣必能六畜興旺、果實豐收,如童謠裡說道:『臘八粥,臘八飯,小雞吃了就下蛋』。
另外,華北地區有一個習俗是泡『臘八蒜』,『臘八蒜』是用醋醃製的蒜,由於醋的浸泡,蒜整體呈青綠或碧綠,顏色由蒜的品種決定,口味偏酸微辣。因多在農曆十二月(臘月)初八進行醃製,故稱『臘八蒜』。醃製『臘八蒜』的醋也稱『臘八醋』,在中國北方地區較為流行。『臘八蒜』與『臘八醋』同是春節期間與餃子一同食用的中國傳統食品之一。
『臘八蒜』流傳的具體歷史不明,在民間通俗的說法是「蒜」與「算」同音,商人多在臘月初八對一年的財務收支狀況進行統計,債權人則在這一天前去收債,因時間靠近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故商號多避諱直接上門討債,而採用贈送債務人醋醃蒜的方式以隱諱的表達收債之意。
資料來源:Wikipedia:臘八節、臘八粥、臘八蒜。
唐宋盛行臘八食粥的風俗,宋朝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著:『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隊念佛……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南宋周密《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另,吳自牧《夢梁錄》也說到:『十二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各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亦名佛粥。』
清代雍和宮的『臘八』盛典極為隆重。雍和宮內有一口直徑為 2 米,深 1.5 米的古銅大鍋,重約 4 噸,專用熬『臘八粥』。臘月初一起,皇宮總管內務府派司員把粥料和乾柴運到雍和宮。粥料品種繁多,有上等奶油、羊肉丁和五穀雜糧以及各種乾果等,到初五晚準備就緒,初六皇帝派大臣會同內務府總管大臣,率領三品以上官員及民夫到廟里監督稱糧、運柴。初七清晨,皇帝派來的監粥大臣下令生火,並一直監視到初八凌晨,粥全部熬好為止。這時皇帝派來的供粥大臣率領官員開始在佛前供粥,宮燈照耀、香煙裊裊、古樂齊鳴、眾喇嘛進殿念經,隨後把粥獻給宮廷,同時裝罐密封,用快馬送往承德行宮和全國各地。直到天亮以後舍粥完畢,盛典才告結束。據史料記載,每一鍋粥用小米 12 石,雜糧、乾果各 50 公斤,乾柴 5000 公斤,共熬 6 鍋。第一鍋供佛,第二鍋獻給皇帝及宮內,第三鍋給王公大臣和大喇嘛,第四鍋給文武官員和封在各省的大官吏,第五鍋分給雍和宮的眾喇嘛,第六鍋作為施捨。
清代民間百姓準備『臘八粥』祭祀祖先,分贈親友,以示祝福,又效彷彿門施粥送福,特地送給窮苦人家。舊時,臘月初八吃『臘八粥』,算是大家萬戶的習俗,甚至主人會爲家裡的雞狗餵上幾勺,花卉果樹枝幹上塗上幾口,認為這樣必能六畜興旺、果實豐收,如童謠裡說道:『臘八粥,臘八飯,小雞吃了就下蛋』。
另外,華北地區有一個習俗是泡『臘八蒜』,『臘八蒜』是用醋醃製的蒜,由於醋的浸泡,蒜整體呈青綠或碧綠,顏色由蒜的品種決定,口味偏酸微辣。因多在農曆十二月(臘月)初八進行醃製,故稱『臘八蒜』。醃製『臘八蒜』的醋也稱『臘八醋』,在中國北方地區較為流行。『臘八蒜』與『臘八醋』同是春節期間與餃子一同食用的中國傳統食品之一。
『臘八蒜』流傳的具體歷史不明,在民間通俗的說法是「蒜」與「算」同音,商人多在臘月初八對一年的財務收支狀況進行統計,債權人則在這一天前去收債,因時間靠近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故商號多避諱直接上門討債,而採用贈送債務人醋醃蒜的方式以隱諱的表達收債之意。
資料來源:Wikipedia:臘八節、臘八粥、臘八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